【简 史】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多次镇压犹太人并将大部分幸存者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巴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次日向以宣战。至停战时,以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258平方公里土地。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方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后,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方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主要城市及人文景观】
一、拉马拉
拉马拉市位于巴勒斯坦中部,是“拉马拉”和“比拉”两座城市的合称。拉马拉建于12世纪十字军占领时期,而比拉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前的迦南时期。
拉马拉市面积约28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该市海拔860米,夏季凉爽宜人,是约旦河西岸著名避暑胜地,素有“巴勒斯坦新娘”之称。
拉马拉是巴在约旦河西岸的行政管理中心,政府机构、巴立法委员会总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勒斯坦解放运动(法塔赫)及大部分党派总部和巴官方电视台、电台等机构均设在拉马拉。近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拉马拉设有代表处。美、英、法等10个国家由其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代表本国政府负责处理对巴事务。
二、伯利恒
伯利恒位于巴勒斯坦中部,已有5000年历史,市区人口约5万,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因传说耶稣诞生于此,故而成为基督教圣地和巴最大的宗教纪念品生产中心。伯利恒市内建有圣诞教堂。每年到此朝圣和旅游者近300万人次,旅游及相关产业已成为该市经济支柱。
三、希伯伦
希伯伦市位于巴南部,北距耶路撒冷约40公里,是巴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希伯伦省的首府,人口约20万。希伯伦市还是巴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盛产葡萄等水果,大理石开采、玻璃加工和制革工业也较有名。
四、纳布卢斯
纳布卢斯市位于巴北部,目前约有人口15万,是巴工业重镇,巴近三分之一的企业总部和巴唯一的股市交易中心均设立于此。
五、杰里科
杰里科市位于耶路撒冷以东30公里,低于海平面260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城市,被称为“世界的肚脐”。杰里科自公元前7000年前就有人居住,系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城区内现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遗址。
六、加沙
加沙地带西临地中海,与埃及西奈半岛接壤,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191万(2017年1月),与杰里科同为最早实现巴方自治的地区,曾是巴民族权力机构所在地。加沙地势平坦,适宜农业种植,是巴重要粮食及渔业产区。
七、人文景观
(一)阿拉法特墓
阿拉法特墓位于拉马拉市,紧邻巴勒斯坦总统府。巴前领导人阿拉法特2004年在法国巴黎逝世后安葬于此。阿拉法特墓始建于2005年10月,于2007年11月完成首期工程。
阿拉法特墓由陵墓、清真寺和纪念馆三部分建筑及环绕周围的水池和绿地组成。从大门到陵墓共75米,寓意阿拉法特享年75岁;陵墓由2004块石块组成,长宽高均为11米,代表阿拉法特于2004年11月11日逝世。陵墓中央为阿拉法特墓穴,周围三面被水池环绕。墓园内的306块建筑石砖上镌刻着以精美阿拉伯书法书写的《古兰经》经文,陵墓旁的清真寺面积391平方米。
阿拉法特纪念馆位于阿拉法特墓院内,是陈列展出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总统生前遗物和相关资料的重要场所。纪念馆由阿拉法特基金会筹资建设,于2008年10月12日由阿巴斯总统奠基, 2014年11月竣工,2016年11月对外开放。
纪念馆占地2600平方米,由巴著名建筑家贾法尔·图甘设计,共分为门厅、展区、电子档案馆三大部分。展区入口处有一幅绘有包括阿拉法特总统在内的66名本世纪对巴民族解放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人士的巨幅油画。纪念馆内的展品生动展示了阿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传奇人生。其中包括两幅阿1971年访华期间与周恩来总理的珍贵合影以及阿1993年签署《奥斯陆协议》、1994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历史照片。
(二)阿克萨清真寺
伊斯兰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沙特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位于东耶路撒冷老城区沙里夫内院。主体建筑长80米,宽55米。阿拉伯语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据传“远寺”最初由阿拉伯古代先知易卜拉欣始建,后由先知苏莱曼续建完成。公元705年,倭马亚王朝哈里发马尔旺主持大规模修建,公元780年毁于地震。公元932年,阿巴斯王朝哈里发卡希勒斥巨资重建远寺。公元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将远寺一部分改为教堂,另一部分当作神庙及骑士团的营房和武器库。
公元1187年,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萨拉丁从十字军占领下收复了耶路撒冷,下令全面重修远寺,用彩色马赛克镶非动物图案装饰了圆顶内穹,重建了凹壁,用名贵木材精制了一座宣讲台。寺内还另辟一处长方形礼拜殿,内有大小厅堂各一间,大厅称阿齐兹厅,小厅称宰凯里亚厅,装饰极为华丽。
(三)伯利恒圣诞教堂
圣诞教堂是巴勒斯坦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传说耶稣诞生于此,在基督教中的地位与耶路撒冷老城内的圣墓教堂相当。圣诞教堂于公元4世纪上半叶由君士坦丁大帝之母海莲娜下令建造。该教堂历史上曾先后毁于撒玛利亚人、马穆鲁克人及奥斯曼帝国叛军之手,后在原址上多次重建。
圣诞教堂目前由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亚美尼亚教会联合管理。教堂建筑群占地12000平方米,主体呈十字形,有三处拱顶。星洞是圣诞教堂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该洞位于地下,长13米,宽3米,相传耶稣诞生于其中的一个泥马槽内。马槽在中世纪被运往梵蒂冈,现由一个镶嵌空心14角银星的大理石圣坛代替,银星标志着耶稣诞生的具体位置,并刻有拉丁铭文“圣母玛利亚在此诞下耶稣基督”。圣坛上悬挂着15盏分属基督教各派的银质油灯,星洞侧面还有两座分别纪念耶稣诞生于马槽和东方三博士向耶稣赠礼的圣坛。
(四)杰里科希沙姆宫
希沙姆宫位于杰里科以北5公里,始建于公元8世纪,曾是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希沙姆冬季避寒的行宫。因保有中东地区面积最大的马赛克地砖浮雕,希沙姆宫被视为巴最重要的伊斯兰考古遗址之一。